莫拉克颱風帶來驚人的降雨,在南高屏以及台東地區都造成嚴重水患,剛好是「87水災」當年沒有進犯的區域。「87水災」50年後,出現了「88水災」,兩次水患的範圍如果加起來,幾乎涵蓋了大部分的台灣陸地,僅北部、東部地區不在其中。
「88 水災」的惡水,無情吞噬許多生命、家庭,許多災區現場,更早已沒有當年熱鬧的景象。為了瞭解這場世紀災難帶來的影響,我們決定在一年後重回現場,去瞭解那段時間對當地造成的打擊有多麼大,去看看那改變後的大地容貌有多麼令人心驚。還有探訪當年台電現場工程人員無畏莫拉克颱風無情肆虐,在風雨中冒生命搶修,那種奮力搏鬥的精神,娓娓道來令人動容⋯⋯。
■ 文/張立宇 編輯/日創社團隊 協助/電力調度處、業務處、供電處、嘉南供電區營運處、鳳山區營業處
▎颱風與水患,刻骨銘心的記憶
每年的8月8日,對許多家庭而言是個快樂度過父親節的日子,但老天似乎偶爾還是會開起玩笑,台灣經歷兩次最大的大水災難,都同時出現在這段時間。
民國48年的「87水災」,三天內降下了800∼1,200公釐的雨量,導致許多地區河水暴漲、山洪爆發,台灣一半的13縣市都成為災區,讓經歷過的人一聽到「87水災」,無不為之色變。沒想到相隔50年後,民國98年8月8日發生的「88水災」,卻降下更驚人的雨量,縱使防災體系、水土保持技術均有長足進步,依舊無法抵擋「88水災」造成的傷害。
由莫拉克颱風帶來的超大豪雨,自8月6日起集中降下在台灣中南部,不少地區在三天內降下了超過2,000公釐的雨量,幾乎將一年的降雨量在一天內下盡,於是從山區到海邊,台灣各地紛紛傳出災情:屏東縣的林邊、佳冬兩鄉被大水淹沒,山區的霧台鄉、三地門鄉亦災情頻傳;高雄縣的六龜、甲仙、那瑪夏、桃源鄉則成重災區,山崩、土石流加上河水暴漲,不僅交通中斷、住家毀壞,其中小林村的滅村事件,成為台灣人民心中永遠的痛;其他包括台南縣、台東縣、南投縣等等,也都有路毀橋斷、人員傷亡的災情傳出⋯⋯。
「88水災」的災情,透過畫面的不斷傳送,讓許多人深刻瞭解到大自然的威力,而對於第一線的台電人員而言,更是真實必須面對的挑戰,面對滿目瘡痍的災區、停水停電的景況,許多台電人當時想的,應該就是多照亮一戶家庭,彷彿也就為當時的台灣,多點上一盞溫暖的燭光吧!
路雖斷,電力搶修不中斷
莫拉克颱風造成的災害面積之大,可說是空前僅有的,對台電的考驗,也是艱鉅而困難的。
中南部山區的路毀橋斷讓許多村落頓成孤島,台電公司同樣受到山崩及坡地滑動的影響,有5組345kV避雷器折斷,5座69kV高壓鐵塔倒塌,另鐵塔邊坡土石坍塌、流失計13座,加上數不盡的輸電線路受到損傷,導致許多地區電力供輸中斷。其中如69kV曾文∼南化線#1、#2鐵塔倒塌造成曾文發電廠無法傳送電力,欣欣∼奮起湖#12、#13鐵塔倒塌間接造成阿里山地區8,000多戶停電。
平地的大水讓許多地區成為水鄉澤國,不僅許多輸配電線路泡在水中,就連林邊、新化、太麻變電所都受到波及。
莫拉克颱風同時還造成全台累計停電逾159萬戶,停電戶數超過2005年154萬餘戶的紀錄,排名為歷年來第7,主要集中在中部、南部及東部地區。每位台電人都瞭解沒有電力對民眾生活造成多重大的影響,因此每次颱風來時,台電人總是與一般民眾盡量待在家中不同,而是總往事故現場跑,只求盡快將電力送到每個人家中。但面對如此慘重的災情,台電的所有人員一方面要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下工作,一方面更要盡快恢復供電,雙重的壓力可說是外界人員不知道的。
與時間賽跑,公司上下動起來
當時台電公司不僅第一線人員全部投入搶修工作,就連高層主管們,也都前往第一線視察,振奮了許多台電人員的士氣。其中董事長在感謝同仁的付出之外,也鼓勵同仁要苦民所苦,儘速完成復電工作,以解決災區民眾用電急需。
在這樣上下一心的精神下,台電人員用最快的速度搶修線路,縱使許多路段柔腸寸斷,機具無法進入,台電人員都用徒步的方式,搶先將線路架好,只求在漆黑的山林中,可以多看到一盞復電的燈光。
在去年那幾天的豪雨中,不僅是失去了約700條的同胞生命,面對大自然的無情,更讓我們感受到人類的渺小。路斷了,可以再接通,房屋倒了,可以再重建,但地球環境的破壞,我們要付出的,卻可能是多少生命的代價啊!
而今,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台電月刊》決定重回現場,去看看那些曾經傾倒的鐵塔,去拜訪那些與民眾站在一起、抑或在山林中爬上爬下的勇士們,看看在傷痛的一年後,還有那些人與事,值得我們重新探究。但因為受災面積十分廣大,因此我們僅能到部份單位拜訪,但對於當年全台各地付出心力的台電同仁們,我們依然心存敬意與感激。
▎每盞燈,台電人用生命點亮
「你們來的時間真剛好,可以『稍微』瞭解一下那時候的情況。」在鳳山區營業處線路課長謝文堂的帶路下,我們驅車前往拜訪甲仙鄉的甲仙服務所,沒料到的是,原本少雨的南部,在我們造訪當天卻下著自去年「88水災」後最強的豪大雨。
大雨滂沱下,我們經過原本已被沖毀、甫於今年6月26日才重新建造完工的甲仙大橋,橋下的泥水滾滾而流,近看十分怵目驚心,河道旁遭沖毀的「親水公園」,迄今已看不出原來的面貌,一旁連接河兩岸的吊橋「牽手橋」,只有兩側的橋頭孤單的隔河相望,可以想見當時的洪水為這原本優美的河岸劃下多重的傷口。
風雨中迎接我們的,是笑容可掬的甲仙服務所的吳朝勇所長與楊明長先生,但一提起去年洪水來襲時的景象,他們仍是餘悸猶存。
「當時橋都斷了,路也不通,我們困在甲仙6天,對外聯絡僅能靠無線電,當時小林滅村後謠言紛傳,說對面的山還會崩下來,害大家都不敢靠近河岸邊。我們還一度到地勢更高的甲仙變電所避難。」吳所長提起剛開始的一兩晚,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大家人心惶惶的景象。
更讓吳所長感慨的是,滅村的小林村,有許多還是認識的朋友,有些不時還會到服務所來泡茶聊天,沒想到一夜之間天人永隔,一邊搶修線路的同時,心情可說是無比沈重。
「見」家門而不入,辛酸誰人知
當時許多眷屬聯絡不上服務所的同仁,急得打電話到總公司詢問,之後總公司再透過鳳山區處層層聯繫,透過無線電聯絡上,報了平安,才讓眷屬們稍稍安心。
居住在外地的眷屬,可以用無線電報平安,但如果就住在災區,心情恐怕更為複雜。已經在甲仙落地生根20幾年的楊明長先生,家就在貫穿甲仙的楠梓仙溪另一端,莫拉克颱風來襲時,楊先生奉命到服務所待命,沒想到大水一來沖毀了甲仙大橋,那幾天他僅能隔著300公尺的河岸,與對岸的太太揮手報平安。
「當時搶修不能回去,也沒辦法回去,雖然知道家後方山丘的泥水已經灌入家中,沖毀了許多家具,但也只能以工作優先,一直到3、4天後,才在山區小路搶通後,抽空回家看一下。聽鄰居說,當時太太就坐在樓梯間,整個人發楞的看著泥水將家中東西沖走,但當時我也沒辦法幫忙。」楊先生說。
「當時鄰居也都在收拾家園,不好意思請他們幫忙,但結婚那麼久,我知道他的工作性質,所以也不會怪他。」儘管事過境遷,楊太太說來一派輕鬆,但光是想像那種在家無助一人面對世紀洪水來襲的景象,仍不禁想為當初他們的付出致上敬意。
我不禁追問,那兩人碰了面第一句話,說的是什麼呢?答案是:「你的鬍子好像長長了。」然後楊太太就將準備好的換洗衣服交給了楊先生,簡單的話語中,不難感受出他們感情的深厚,也更為台電人及其家屬,彼此早已將投入工作視為理所當然的精神所動容。
從甲仙可以通往更山區的那瑪夏鄉以及小林村,但此次造訪也因為豪雨導致坍塌而道路中斷,我們順著南橫公路開車走了一小段路,終於因為一段坍塌且落石不斷的路段而回頭,沿途部分路段十分顛簸,但陪同我們上山的楊先生卻只是笑笑的說,這些都還是小case,可見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態度果然不同。只是他也坦承,在經歷過去年的「88水災」後,現在只要雨勢稍大,就會很擔心是不是溪水又會暴漲、山坡又會崩塌,那種居住在好山好水裡的心情已經大不相同,可見大自然反撲威力的可怕。
回到甲仙,路旁的商店依舊販賣著相關的芋頭商品,新落成的甲仙大橋則醒目的矗立著,甲仙雖然不復舊日景象,但在大水過後,仍有更新的未來,在等著甲仙開啟。
搶修不分彼此,上下一心
離開甲仙,隔天我們前往同樣受災嚴重的嘉南地區。當時嘉南地區的配電線路受到嚴重損害,電桿倒斷流失340餘根,導線流失350餘檔(約14,000公尺),遭樹林壓毀近200處,變壓器及開關損壞100餘具。其中尤其是阿里山區在三天內降下了2,747公釐的雨量,不僅有兩座鐵塔倒塌,阿里山公路更是柔腸寸斷,整個山區幾乎成為孤島。也就是在這裡,一場艱鉅且漫長的搶修電力大作戰真實的上演著。
「去年8月8日一接到通知說線路無法供電,以經驗判斷一定是有大事故,儘管當時下著大雨,還是要上山做特別巡視,當時看到整個山壁崩落,#13鐵塔倒塌,立即回報上級處理。當時還不感到害怕,等到第二天再重回現場,看到沿途更多道路毀壞,還有車子翻覆在路邊的景況,才感到心有餘悸。」嘉南供電區營運處嘉義線務段嘉義分隊總領班蕭武奇表示。
當時同樣上山做特別巡視的張茂淵領班,也被大自然的威力所震懾。「當時山區大雨、落石崩落,如果在山上停留,什麼時候會被土石沖走也不知道。但當時一邊還要搶修線路,心理壓力很大。那是進公司2、30年來都沒有遇過的情況。」
由於道路中斷,後續搶修人員都只能每天徒步上山,然後由直昇機運送器材上山,有時為了搶先供電,甚至在道路搶通前就架好臨時線路,只求讓阿里山地區盡快恢復光明。「我們就是按照訓練,一步一步做。」張領班說,而在壓力與整天辛苦的勞動下,那段時間張領班整整瘦了5公斤,可見心力付出之鉅。
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曾文水庫的曾文開關場旁,嘉南供電區營運處台南段經理陳世傑回想8月8日當天,一接到通知無法送電時,就知道一定有狀況,但之後駐守水庫的人員回報是發電廠出口#1、#2鐵塔倒塌時,陳經理還心想:「怎麼可能!」於是冒雨想進入現場確定情況。但開車到一半,他就發現當時唯一通往水庫的道路明明一旁就是河谷,但大量由山坡流下的雨水卻來不及宣洩,整個路面竟然積水了。之後開到一個下坡路段發現水實在太大就折返,隔天再過去時,才發現下坡下方的道路都崩塌了,可說是生死一瞬間。
由於水庫不堪負荷跟著洩洪,沿途道路斷得更嚴重,一直到8月10日早上台電人員才繞著山路攻入現場,這才發現崩落的山石不僅造成鐵塔倒塌,還幾乎掩埋了開關場。當時為了盡快搶修線路,人員都得背著重裝備,從大壩的另一頭進入現場,但倒塌區域坡度接近70度的斜度,讓每次施工都像是一次體力的考驗。
由於工作氣候環境惡劣,加上工作區域的範圍有限,當時在發電壓力下,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趕工,最後終於在9月17日完成臨時鐵塔的架設,送電成功。
嘉南供電區營運處台南段南一分隊玉井保線所線路裝修員高典琳表示,才進公司5年,看到當時的情況整個都傻了,但只能每天當鍛鍊體力,上上下下不斷爬。讓他特別感動的,是當時長官十分幫忙,只要一有狀況回報,長官幾乎都會立即處理或到現場看,工作起來沒有後顧之憂。
負責指揮調度的陳世傑經理也因為這次的成功搶修,得到經濟部的頒獎表揚,但他卻只是客氣的說:「其實是現場人員比較辛苦,獎項不是個人的,我只是代表同仁去領獎。」毫不居功的態度,展現的是台電員工上下一心的緊密合作精神。
用心關懷,多管齊下
面對「88水災」這世紀災難,盡快將電送入每個家庭是台電公司基本的職責,因為不僅能讓民眾生活恢復正常,也能在漆黑的夜晚達到安定人心的目的,具有不一樣的意義。「事故搶修是台電人員的家常便飯,大家也都有心理準備,我敢說莫拉克颱風期間,沒有一位同仁認為他不應該做這份工作。」鳳山區營業處黃進丁處長表示。
但也因為民眾對於恢復電力的渴望,所以面對民眾的質疑時,黃處長也要求同仁,一定要耐心溝通,展現台電公司經營理念中的「關懷」精神。
事實上,台電公司在關懷民眾方面做得還更多。第一時間內,台電公司各營業處就採購了礦泉水、罐頭、餅乾等民生物資,由台電公務車或直昇機直送災區;之後,台電員工還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前後捐款超過3,700萬元。
此外,為了協助災後重建與體恤災民辛苦,台電公司也積極配合「大愛村」等組合屋的電力供輸線路,同時也針對災民提出「受災戶用電優惠方案」,包括房屋毀損不堪居住之受災戶當期電費全免;淹水達50公分以上之受災戶,每月用電在110度以下部分電費免收(至民國98年10月7日);組合屋用戶夏月每月用電度數在330度以下、非夏月在 110度以下部分電費免收(至民國100年8月7日);政府認定之收容中心,收容災民部分用電費免收(至民國99年8月7日);政府或經政府認可之民間單位為收容受災戶搭建之臨時組合屋及受災戶自行重建房屋,申請用電免收線路補助費(至民國100年8月7日)等等,均希望讓民眾更加感受到,台電公司對於民眾的心意。
▎學習尊重大自然,和諧共處
為了瞭解颱風期間電力調度的情形,我們拜訪了位於台電大樓26樓的電力調度處中央調度中心,這裡平常進出都要管制,可說是台電公司電力調度的心臟。中央調度中心副中央調度監、同時身兼緊急供電中心組長曾重富表示,台電公司平時即有緊急供電中心與安全防護中心的專責單位,不過一旦遇到災害事故,則會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其中防颱部分,幾乎是每年都在運作。
勤演練,遇災變不驚慌
緊急應變小組以25樓的會議室為中心,一旦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就有重要核心人員先進駐,當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則各單位均要派人進駐,轄下服務單位眾多的業務處,更有多人進駐,待災情過去,人員才能撤出。
「去年的莫拉克颱風,我前前後後待了三個多星期,是有史以來最久的一次,當確定不用再到中心報到的那一刻,整個人覺得好輕鬆。」曾副中央調度監回想去年的情況。
由於緊急應變小組成員屬於任務編組,每次一有狀況,就是電力調度處最忙的時刻,人員不僅要調度系統,也要監看災情,「很多同仁幾乎就不回家,要維護系統的運作順利。」中央調度中心中央調度監劉坤城表示。
事實上,台電面對災害的調度搶修能力,頗得到長官肯定,一次防災會議上,經濟部長就直言,台電公司只要按照現行機制處理災害問題就好。但怎樣的祕訣才是現行機制的重點呢?劉中央調度監表示:「方法就是要多演練,因為人員可能會有變動,各單位也可以透過演練,讓每個人澈底瞭解每一個環節的運作情形。」以中央調度中心為例,就有許多 SOP(標準作業流程)的手冊,每一種可能遇到的狀況都記載其中,透過平時的演練,一有狀況馬上就能掌控,就連人員交接,也要做到「無縫」交接的水準。
面對每次的颱風來襲,「套句經濟部長施部長之前告訴我們的:『寧可當作有,沒有就當作演習。』」曾副中央調度監表示,雖然都是抱著最好是不要發生的心態,但每次的預警,都還是以全力以赴的精神去做。
不過去年的「88水災」,也讓兩人有另外的體驗。當時由於台北的風雨並不大,因此透過冰冷的電腦回報線路中斷、停電時,兩人一時之間並沒有辦法感受現場受災的實際情形,只是按照程序盡快調度電力。直到他們看到電視台的畫面,才驚覺原來這次災情如此慘重,不免心中有更大的震撼。日後檢討時,除了要求地方回報資訊必須更為清楚,也研擬讓第一線搶修人員用影像記錄搶修情形,讓真實畫面表達最真實的資訊。
事實上,台電公司也鼓勵民眾隨時將輸電線路的狀況回報,若民眾發現有電塔發生異狀或倒塌,都可以馬上撥打「1911」專線回報台電公司,經確定後台電公司會發給通報民眾獎勵金,讓大家一起維護電力線路的通暢。
國土保育是永續發展的基礎
根據2005年世界銀行分析,在地震、颱風、水災的災害覆蓋,台灣被列為全球第一,約90%覆蓋率。「88水災」這場前所未有的大面積災難,讓許多浮現的問題得到嚴肅性的反省、與深思。受災嚴重的鳳山區營業處處長黃進丁就表示,擷取此次搶修的經驗,首先,通訊一定要保持順暢,才能掌握資訊,將有限資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其次,要設立台電的前進指揮所,才能整合相關資源,發揚台電一直以來的搶修經驗,讓效率更快更好,同時也能快速解決民眾遇到的問題;另外,以往沿路架設的電線,在此次風災中幾乎受到大量損壞,以後作業上將改成長桿距的電桿架設方式,選擇地基穩固的地點設立H桿,讓線路直接跨越山谷、河谷,避免因山壁崩塌而連帶造成線路中斷。
的確,技術性的問題,都可以在每次的災變後做得更好,但是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台灣面臨的天災考驗將越來越險峻,今後無論在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上,應以確保國土資源的保育與使用為前提,提升環境品質減緩災害形成,尤其有關水資源必須確立在安全的環境下加強管理,全民尊重大自然資源和諧共處,才能留給後代子孫永續發展的基礎。
PS: 本文摘錄自台電月刊第572期(2010年8月)封面故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