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日月潭月媚風光,
水力發電量全台第一,
明潭的五座發電廠,
不但歷史悠久,
也肩負著創造經濟奇蹟的任務。 文/柯焜耀
圖:明潭發電廠為一座抽蓄型水力發電廠
俗語說:「水火不容」,但在南投縣水里鄉、魚池鄉交界的水里溪,卻利用水力的能量,產生了台灣最大的水力發電電力,也打破了水火不容的傳說。
南投縣水里鄉與魚池鄉的水里溪溪谷中,即水里往魚池的131 縣道旁,是全台水力發電廠分佈最集中的地區,在短短8公里的流域中,就有大觀一廠、大觀二廠(明湖發電廠)、明潭發電廠、鉅工發電廠和水里電廠等五座水力發電廠,總共裝置容量達270萬瓩,堪稱全台最有power的水力發電區。其中,明潭電廠和大觀二廠是國內唯二的抽著型水力發電工程,其規模和發電且不但居全台第一,在全亞洲也是獨佔鰲頭。
圖:明潭與明湖水庫因抽蓄發電,水位不時改變
1919年興建 引濁水溪發電
水里溪的水力發電運用,其實早在日據時期就已展開,但所使用的水力,並非小巧的水里溪之水,而是台灣第一大河一濁水溪,以及濁水溪流域的日月潭。群峰環繞的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邵族語叫「zintun」,早期這裡只是一座水淺且狹小的小湖,面積約為5.75平方公里,水深6公尺,蓄水量1.831萬立方公尺。日治大正8年(1919年8月)間,台灣電力株式會社開始在日月潭興建水力發電廠,第一期工程開工後就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資金缺乏不得不在三年半後停工。直到昭和6年(1931年)6月成立外債措資金後,開始動工。
於是,日本人由濁水溪武界一帶興建攔水壩,並開鑿一條長達15公里的引水隧道,將濁水溪的溪水引入日月潭,出口為日月潭的大竹湖。同時在水社築30.3公尺高的水社堰堤和10.08 公尺高的頭社壩,以防止湖水溢出,工程前後歷時十五年,於昭和9年(1934年)11月終告完工。
完工後的日月潭面積擴大為7.73平方公里,比原來面積增1.35倍,蓄水量增6.72倍,達1.23億立方公尺,水位增高18.18公尺,最大水深27公尺,也造就出今日日月潭的風貌。而昔日為邵族人祖居地拉魯島(即光華島)被迫遷至卜吉社(即今德化社)。
攔水築壩 日月潭更壯闊
同時,也由日月潭開鑿了一條總長約3公里的地下水道,將日月潭的水引到水里溪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現今的大觀一廠) 」,尾水並由隧道接往銃櫃調整池,然後流入「日月潭第二發電所(現今的明潭電廠鉅工分廠) 」發電。而為了興建這兩座電廠,特別由縱貫線鐵路興建了一條長達29.7公里的集集線鐵路,以載運興建電廠所需的物質材料,也帶動沿線的濁水、集集與水里等鄉村的繁榮。
日月潭的水經由隧道來到大觀一廠上方,再流入五支長592.2公尺的壓力銅管然後進入五部民國12年出廠、外觀像蝸牛狀的帕氏橫軸水輪發電機,藉著落差320公尺的能量源源不絕地發電七十年的歲月。這五部有80歲高齡的發電機,每部裝置容量僅有2萬2千瓩,五部總共也才11萬瓩,跟半世紀之後建在隔壁的大觀二廠(明湖)的100萬瓩相較,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在台灣剛剛光復初期,這座電廠的發電量可是居全台之冠,其裝置容量達全台的37%,對戰後台灣經濟的復甦有重大貢獻。所以台灣光復翌年,時任台電機電處處長的孫運璿,就因為迅速恢復大觀及其它電廠的電力供應,獲得總統的賞識,仕途一路攀升至行政院院長。大觀一廠現在雖然側身在浩大的大觀二廠旁,褪盡了昔日的光彩,但它的廠房與機具卻益加散發年代的風華。
圖:大觀二廠大壩下方是古老的大觀一廠所在
二代電廠 發電第一名
在大觀廠服役接近半個世紀後,民國70年4月開始興建水里溪的第三代發電廠-大觀二廠,並於民國74年8月全部竣工發電,總工程費約300億元。明湖發電廠的位置就在原有的大觀一廠旁,電廠有四部機組,每組裝置容量為25萬瓩,總共裝置容量達100萬瓩,在其「姊妹電廠」明潭發電廠未完工前,依然是傲視全台的水力發電廠,坐了幾年的衛冕寶座。
明湖發電廠為台灣第一座抽蓄型的發電廠,所謂「抽蓄發電」係利用上下兩座不同高度的貯水池(上池、下池)之間的位能,使上池的水流流至下池的電廠而發電,以供應白天用電尖峰時刻的需求,等到夜間離峰時刻,再利用由核能及火力發電的剩餘電力將下池的水抽回上池,以便白天再發電。如此循環利用水力資源,並利用離峰時刻價格較低的電力創造出尖峰時刻價格較高的電力,以增加水力發電的經濟效益。
而明湖的上池就是著名的湖泊風景區-日月潭,下池則是建造一座高57公尺、頂長169 公尺的大壩橫斷水里溪而形成的明湖,兩池落差達309公尺。為了溝通兩池,其間並鑿穿二條直徑7公尺、長2千3百餘公尺的壓力隧道,當水流到下池的發電廠時,就帶動四部法蘭西斯的發電機組發電。白天發電後,日月潭的水位將下降0.8公尺,明湖的水位則上升20公尺而形成一座小湖泊,但一到晚上,發電機開始逆轉,並搖身一變為抽水馬達,將明湖的水再抽回日月潭中。
圖:鉅工發電廠碩大壓力鋼管,像一雙巨無霸筷子
遊客來到大觀發電廠,從外觀只能看到下池、大壩及壩底的電廠控制大樓、開闢場等設施,卻看不到發電廠的廠房,因為巨大的廠房、廠房通道、電纜道、通風直井、出水口及變壓器等,全部設置在深邃的地下,所以想一睹電廠工程的浩大,非得深入隧道一探究竟不可。明湖發廠的長寬高為127 × 45 × 21 公尺,廠房中設置了四部抽水/水輪機和四部電動 / 發電機,兩機間以直徑l公尺的軸銜接,如此一組裝置就高達五層樓高,真是個龐然大物。
圖:明潭與明湖均為地下化電廠 圖:明潭發電廠中巨無霸的發電機豎軸
動力火車頭 水力魔術師
在大觀電廠下游不遠處的水里溪,還有一座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的水力抽蓄發電廠一明潭發電廠。這座電廠於民國76年9月開工,82年全部完工發電,總共有六部發電機組,每組裝置容量達26萬7千瓩,總容量達160萬瓩,為全台灣電力最強的水力發電廠。
它的發電量,甚至勝過第一核能發電廠(核廠, 100萬瓩) ,以及上游明湖的姊妹電廠大觀三廠,總共兩座的抽蓄發電廠發電量,甚至是核能一廠的2.06倍,足見水力發電的power絲毫不輸給其它的發電型式,也可見台電對水力資源的操作運用,簡直到「魔術師」的境界。
明潭發電廠的水源來自日月潭,由日月潭二條開鑿長達三千餘公尺的輸水隧道引水到地下的廠房中發電後,落差約380公尺,每日發電後將使日月潭的水位下降1.2公尺,並使下池水位上升28公尺,所以明潭的水位每天都在上上下下,與上游的明湖都是台灣最特殊的湖泊。明潭發廠的下池建有大壩工程攔水,大壩底端就是集集線鐵路的終點站→車埕。電廠的廠房也位於地下,其規模更勝過明湖抽蓄工程,長寬高為156 × 46 × 21公尺,電廠的員工為了維持正常發電供全國的家庭使用,每天都得進入地下工作,辛苦少為外人所知。
圖:明潭發電廠的廠房全在山壁內的地下
921震憾重新出發
圖:921地震震垮了集集車站
民國88年9月21日清晨,一陣天搖地動震撼了全台灣,世紀末最嚴重的天災-921 大地霞,其震央位於南投縣中寮鄉、國姓鄉交界的九份二山。震央所在與明潭、大觀等電廠的直線距離不到10公里,所以在地震發生後,各電廠都發生7程度不一的災情與損害,為了儘速恢復供電,員工幾乎全員進入戰鬥狀態,有些人還得由水里、埔里冒險通過損毀的道路前往電廠進行搶修。甚至有些員工本身也是受災戶,但為了大眾的利益,只好忍痛暫別殘破的家園,在工作崗位上奮鬥,也讓明潭、大觀等電廠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供電,讓台灣恢復光明。
※水里溪各分電廠設備概要
(1)大觀一廠:建設民國23年,五部1923年出廠的帕氏橫式水輪發電機總裝置容量為11萬瓩。
(2)大觀二廠:位於大觀一廠旁,民國70年開工、74年完工發電,為台灣第一座抽蓄型水力發電廠。總共有四部電動 / 發電機,每部裝置容量25萬瓩,總共100萬瓩。
(3)明潭發電廠:位於車埕村車埕火車站上游處的水里溪谷,民國76年開工興建,民國82年完工發電,共有六部電動 / 發電機,每部是裝置容量26萬7千瓩,總容量達160萬瓩。
(4)明潭電廠水里機組:位於明潭發電廠旁,建於民國82年,有一部水輪發電機,裝置容量1萬2千8百瓩。
(5)明潭電廠鉅工分廠:位於水里街區附近,民國24年開工,26年完工發電,有二部水輪發電機,總裝置容量為4萬3千5百瓩。
圖: 車埕車站後方是巨大工程就是明潭的大壩
交通資訊
(1)開車族:由中二高(國道3號)名間交流道下,走台3線到名間再續行台16線經集集到水里,然後自水里街區走131 縣道即可抵達明潭抽蓄電廠所在的車埕村,續循縣道可至上游的明湖水庫(大觀一廠、大觀二廠)。或由中二高草屯交流道下,轉台14線經草屯131 縣道直行經五城、坪崙而抵達明湖、明潭。
(2)搭車族:可由鐵路縱貫線上的彰化縣二水站,搭乘集集線小火車經濁水、集集、水里而抵達終點站一車埕,即抵達明潭發電廠所在。或可由台中市、草屯鎮、南投市搭乘國泰客運小型車抵達水里,再轉搭火車或南投客運抵達車埕。
遊程建議
(1)台中→集集綠色隧道→集集火車站→水里→明潭發電廠→明湖發電廠→蓮華池→大雁村澀水社區→賦歸
(2)第一天:台中→南投→水里→明潭發電廠→明湖發電廠→蓮花池→大雁村澀水社區→夜宿
第二天:日月潭→集集綠色隧道→集集火車站→賦歸
順遊景點
【大觀古隧道】
大觀一廠以往有古老的宿舍區、餐廳、福利社等設施,但此時已經遷走。但由131縣道在明潭7號橋可轉走大觀電廠舊路,並經過起於1919年,全長200公尺的大觀古隧道,隧道材質大部份以石塊及火燒磚塊砌築而成,隧道內幽暗神秘,讓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
【車埕秘密花園】
圖:集集線鐵路終點站的車埕村已成山中的一處秘密花園
明潭發電廠所在地的車埕村,為集集線鐵路的終點站。這裡早期有繁榮的製材業,木業鉅子孫海的振興木業公司與工廠就在村中,而且村民大多在製材廠工作,也保留許多昔日的檜木宿舍。在鐵道旁可見早期的木材加工廠,許多已成廢墟,另有燒煤火車的加水塔與加煤平台設備、運材鐵軌等,昔日的貯木池也變裝成一處秀麗的小湖泊。現在,車埕的居民稱這裡為「秘密花園」,並定位為「木藝村」,舉辦木工DIY製作活動,每逢假日,還有文史導覽專車的服務。
【蓮華池生態保護區】
圖:蓮華池為台灣單位面積物種基因最多的地點
魚池鄉五城村附近有一處自然的瑰寶建華池生態保設區,自日據時期到現在,一直是許多生態學家們研究的重要基地。這裡有台灣單面積物種最多的生物基因庫,迎面生長著許多的珍稀動植物,例如菱形奴草、豎琴蛙、台灣原始觀音座蓮、蓮華池柃木、蓮華池山龍眼、蓮華池穀精草、蓮華池桑寄生等特有種。尤其菱形奴草早在1925年便經台灣總督府公告為「天然紀念物」也是非常寶貴且瀕臨滅絕的植物。
【石觀看吊橋】
131縣道明湖往車坪崙途中的水里溪,有一處石觀音吊椅景點可遊,傳說這裡的吉仙宮有山泉可治病,所以假日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悠遊、取水。
【大雁村澀水社區】
台21線公路埔里往日月潭途中,可右轉前往魚池鄉大雁村的澀水社區一遊。澀水社區是在九二一地震後成立的,原為魚池鄉大雁村七至九林的澀水聚落,聚落內建築大都是老舊的三合院土角厝,少部分是磚造的。九二一地震村中約有八成的舊式建築倒塌,居民們在地震後凝聚情感合力重建,並朝休閒產業發展。當地原為阿薩姆紅茶的產地,如今已發展出民宿村的型態,可悠遊村中的親水公園、環溪及休閒步道、金天宮、一級橡櫟示範林、竹編教室、陶藝教室等。
【二坪山枝仔冰】
位於水里市郊山頭的二坪山,為台電公司員工的宿舍區,山上好似一座公園一般,尤其可眺望水里盆地的城鄉風貌,以及水里溪、濁水溪遼闊的河谷風光,視野非常好。山上台電員工福利社的冰品聞名全台,是許多遊客夏日的最愛。
【孫海墓園】
圖:二坪山上的孫海墓園,記載昔日伐木的盛世
位於二坪山最內側一隅的孫海墓園,是一處與水里人文產業發展相關的景點。孫海為早期台灣的木業鉅子,也是振昌木業公司的創辦人,以伐木、製材外銷為台灣賺進不少的外匯。過世後葬於二坪山頂,墓園規模相當遼闊,墓前國家政要的碑誌銘相當可觀。
【水里溪泛舟】
圖:水里溪畔眺望上游的明潭大壩 圖:水里溪晨昏浣衣的婦女,成為水里的人為景觀特色
水里溪由車埕村往下流,再匯集鉅工發電廠的尾水流過水里繁榮的街區,上方有水里橋、青龍橋等跨越。晨昏時刻,有不少婦女涉水在溪邊洗衣、搗衣,也是當地一幅別具地方人文風采的景觀。而水里溪近年來流行起泛舟運動,尤其以獨木舟更盛行,假日常可見愛好者在激流中享受泛舟之樂。
【水里蛇窯】
水里鄉頂崁村早期盛行窯業,尤其以製作水缸聞名,當地傳統的燒窯方式,係將水缸、器皿的素坯放置在長長的「蛇窯」內,以高溫燒製成各式陶器。在無數沒落後,業者轉型為觀光休閒產業,將窯場內的設施化作文化產業的經營模式,也成為全國聞名的景點。
【日月潭】
圖:山中明珠日月潭,為台灣的電力貢獻良多
日月潭為台灣最熱門的湖泊型風景區,湖區的朝霧碼頭、文武廟、德化社、慈恩塔、玄奘寺、玄光寺和湖中的拉魯島(光華島)都是民眾耳熟能詳的景點。遊客可循環湖公路悠遊各景點,也可搭乘遊艇遊賞湖中風光。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也在日月潭規劃八條自然步道,包括松柏崙自然步道、大竹湖自然步道、水蛙頭自然步道、土亭仔自然步道、慈恩塔自然步道、水社大山自然步道、貓囒山自然步道、涵碧樓自然步道等,都是健行休閒的好地方。
【集集車站】
日據時期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為運輸建築日月潭發電所的工程材料,於是開始由縱貫線鐵路二水站興建一條「集集支線」鐵路,於大正8年(西元1919年)開工,大正11 年(西元1922年)完工通車。這條鐵路全長29.7公里,全程連接了二水、源泉、濁水、龍泉、集集、水里和車埕站。當時並在大正10 年(1921年)興建了簡陋木板構築的集集車站,昭和8年(1933年)將原車站拆掉重建,採純檜木為建材。九二一大地震垮了集集車站的舊建築,在政府全力重建下,如今已恢復了昔日的風采,車站週邊也增加日許多的商家,也成為南投縣境火車旅遊的熱門景點。
來電小檔案:
明潭發電廠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上午9:30至11時,下午1:30至3:00
入廠申請:已開放為觀光電廠,憑身分證登記入廠參觀
聯絡電話:(049)277-6605
地址: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民權巷125號
明潭抽蓄發電補充資料:
1.上池(日月潭): 進水閘門兩組,取水進入兩條隧道,於發電後排至下池
2.過河段鋼管 (鋼管:直徑6.8公尺,長度192公尺)
3.平壓塔 (功能:消除機組急停時水鎚作用。深度150.2公尺,直徑14公尺)
5.下池壩及控制大樓
相關文章:
2. (台電旅遊) 來電之旅鄉土記行~10座電廠的心動旅程介紹
3. (北縣新店市) 桂山電廠之心動旅程~包含遊程建議及烏來周邊景點
4. (宜蘭縣三星鄉) 蘭陽電廠之心動旅程~包含周邊景點及三星地方特產介紹
留言列表